园艺支架怎么绑(种树支架怎么绑)

发表时间:2024-04-19 18:48:07 编辑:星光 标签:手机版

园艺支架怎么绑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种树支架怎么绑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园艺支架怎么绑

请问叶仙如何长成直杆?

叶仙,是“叶仙人掌”的简称,被称作是“嫁接神木”,一点夸张成分也没有,因为它可以嫁接同为仙人掌科的蟹爪兰、仙人指、仙人球、令剑荷花等开花漂亮且量大的植物。

这么说吧,仙人掌都知道吧?它可是仙人掌科的最让人熟知的植物,生命力极其顽强,栽种在沙土里不用管,它自己就能够长个七八年、上十年,长成一大丛,每年春夏之际开花一大把一大把的。其实最开始人们是采用仙人掌科来嫁接蟹爪兰等开花漂亮的植物的,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仙人掌养个七八年、上十年之后,枝条根系老化,嫁接的花卉也就跟着逐渐枯萎了。

再接着,人们发现了另外一种比仙人掌更适合嫁接蟹爪兰的植物,那就是叶仙。叶仙的生存能力不比仙人掌差,反而还比它更强一些,叶仙的根系比仙人掌还要更发达,所以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营养的供给嫁条,使得嫁接之后的蟹爪兰比自根的蟹爪兰(自根就是实生苗)生长速升告度快一倍都不止;

叶仙与蟹爪兰的亲和力比仙人掌的要更好,嫁接之后伤口愈合速度更快,三五天就可以取下夹子;最关键的一点是叶仙生长几十年不成问题,这个就比仙人掌有优势多了。

关于叶仙“嫁接神木”美称的介绍就到这。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很多养花高手家里嫁接的蟹爪兰不止一层,通常有好几层,像一座宝塔一样的,开花的时候可谓很壮观了。那这种长得这么直这么长的叶仙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叶仙的枝条是很柔韧的,长长了之后容易打弯,那如何让它直着长呢?下文就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如何让叶仙直着长?

有三种方式可以让叶仙直着长:一种是用小木棍或者小竹棍做捆绑扶植,让叶仙直着长;第二种是采用小铁棍,或园艺铁棍做捆绑扶植;另外一种是用绳子做牵引,将它的枝条拉直着往上伸展。

①木棍(竹棍)捆绑扶植

小竹棍牵引叶仙生长

用笔直的小木棍或者小竹棍,插在叶仙的旁边,做一个捆绑牵引,可以让叶仙沿着木棍或者竹棍的方向笔直的向上生长,这是许多家庭养叶仙的最常用的做法。因为木棍或者竹棍这种东西很容易得到嘛,又不需要花钱。

但是木棍或者小竹棍建议使用那种比较结实的,不容易腐烂的。吵陵明尤其是小竹棍,不要使用那种当年生的或者才生长一年的那种鲜嫩的小竹棍,因为他的质地太嫩了,插进去过不了多久就很容易因浸到水里而腐烂。要用那种已经生长了好几年之后,质地已经很坚硬的了的竹棍,而且砍下来之后不要用新鲜的,要放在太阳底下先让它晒干,这种竹棍使用的时间就会稍微长一点,至少用一年还不会腐烂。当然了,用一年的时间也差不多足够了,叶仙长一年的时间也能够长到预期想要的效果了。

批量栽培的叶仙

上图就是一个叶仙的栽培基地,种植叶仙的情况。用的就是小竹棍做的捆绑牵引,因为在当地有一片茂盛的竹林,竹子的品种刚好就是很纤细的杆子。就地取材,用来给叶仙做捆绑牵引,非常的合适呢。

②铁棍捆绑扶植

园艺铁艺支架

相信家里面养爬藤植汪者物的花友都会有这种铁艺支架,这种支架都是成套出售的,一般都是三根铁棍,加上一圈一圈的小铁丝圆圈。如果专门去购买这种铁架子来作叶仙的牵引,当然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的价格比较贵,但如果家里面养爬藤植物之后,剩下了不用了的这种铁架子,就可以将这种铁棍单独取下来去给叶先做扶植牵引。

八仙花的开题报告怎么写啊?

[编辑本段]【概况】
八仙花又名绣球、紫阳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植物。八仙花花洁白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能红能蓝,令人悦目怡神,是常见的盆栽观埋御胡赏花木。
八仙花原产我国和日本。1736年引种到英国。在欧洲,荷兰、德国和法国栽培比较普遍,在花店可以看到红、蓝、紫等色八仙花品种。在小庭园、建筑物前地栽八仙花也不少。目前,德国兰普·琼格弗拉曾(RamppJungpflanzen)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生产八仙花的企业,也是八仙花新品种最主要的培育和生产单位。其次,荷兰的门·范文公司和以色列的亚格苗圃,也是八仙花主要生产企业。在亚洲,主要是日本盛产八仙花,在园艺商店中八仙花的品种繁多,可以看到许多花色奇异的新品种,价格昂贵,都作为家庭盆栽观赏。目前,八仙花年产拆庆270万盆,产值1700万美元,列日本盆栽花卉产值的第十二位。在美洲,主要是美国栽培比较普遍,盆栽和室外栽培都有一定数量。
我国栽培八仙花的时间较早,在明、清时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中都栽有八仙花。20世纪初建设的公园也离不开八仙花的配植。现代公园和风景区都以成片栽植,形成景观。但八仙花的盆栽观赏还不很普遍,这就给八仙花开发应用带来极好的机遇。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3—4米;小枝光滑,老枝粗壮,有很大的叶迹和皮孔。 八仙花的叶大而对生,浅绿色,有光泽,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具钝锯齿。八仙花花球硕大,顶生, 伞房花序,球状,有总梗。每一簇花,中央为可孕的两性花,呈扁平状;外缘为不孕花,每朵具有扩大的萼片四枚,呈花瓣状。八仙花初开为青白色,渐转粉红色,再转紫红色,花色美艳。八仙花花期6-7月,每簇花可开两月之久,花期长,是一种既适宜庭院栽培,又适合盆栽观赏的理想花木。八仙花原产我国长江流域,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常见栽培的变种品种有大八仙花、圆锥八仙花、紫茎八仙花、齿瓣八仙花、蓝边八仙花、银边八仙花、蔓性八仙花。
[编辑本段]【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4钱。外用:水煎洗或磨汁涂。
【选方】①治疟疾:八仙花叶三钱,黄常山二钱,水煎服。
②治肾囊风:粉团花七朵,水煎洗患处。
③治喉烂:粉团根,醋磨汁;以鸡毛涂患处,涎出愈。(选方出《现代实用中药》)
【毒性】在大家想象中它就象棉花糖和大圆面包一样理所当然是可以食用的,但实际上,一旦吃了八仙花,几小时后就会出现腹痛现象,另外的典型中毒症状还包括皮肤疼痛、呕吐、虚弱无力和出汗,还有报告说病人甚至会出现昏迷、抽搐和体内血循环崩溃。庆幸的是,现在已研制出一种八仙花中毒的解毒剂。
[编辑本段]【生物学特性】
八仙花原产我国和日本。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
八仙花的生长适温为18~28℃,冬季温度不低于5℃。花芽分化需5~7℃条件下6~8周,20℃温度可促进开花,见花后维持16℃,能延长观花期。但高温使花朵褪色快。
八仙花盆土要保持湿润,但浇水不宜过多,特别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受涝引起烂根。冬季室内盆栽八仙花以稍干燥为好。过干潮湿则叶片易腐烂。
八仙花为短日照植物,每天黑暗处理10小时以上,约45~50天形成花芽。平时栽培要避开烈日照射,以60%~70%遮荫最为理想。
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但土壤pH的变化,使八仙花的花色变化较大。为了加深蓝色,可在花蕾形成期施用硫酸铝。为保持粉红色,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
[编辑本段]【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压条、扦插和组培繁殖。
分株繁殖:宜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将已生根的枝条与母株分离,直接盆栽,浇水不宜过多,在半阴处养护,待萌发新芽后再转入正常养护。
压条繁殖:在芽弯拦萌动时进行,30天后可生长,翌年春季与母株切断,带土移植,当年可开花。
扦插繁殖:在梅雨季节进行。剪取顶端嫩枝,长20厘米左右,摘去下部叶片,扦插适温为13~18℃,插后15天生根。
组培繁殖:以休眠芽为外植体,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0.8毫克/升和吲哚乙酸2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培育出不定芽。待苗高2~3厘米时转移到添加吲哚乙酸2.0毫克/升的1/2MS培养基上,长成完整小植株。
[编辑本段]【栽培管理】
盆栽八仙花常用15~20厘米盆。盆栽植株在春季萌芽后注意充分浇水,保证叶片不凋萎。6~7月花期,肥水要充足,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盛夏光照过强时,适当遮荫,可延长观花期。花后摘除花茎,促使产生新枝。花色受土壤酸碱度影响,酸性土花呈蓝色,碱性土花为红色。每年春季换盆一次。适当修剪,保持株形优美。
[编辑本段]【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萎蔫病、白粉病和叶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虫害有蚜虫和盲蝽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编辑本段]【产后处理】
八仙花花大色艳,花期又长,是盆栽的好材料。用它摆放建筑物旁、池畔、林下,花团锦簇,叶绿花红,十分雅致耐观。点缀窗台、阳台和客室,新奇别致,别有一番情趣。
[编辑本段]【八仙花栽培技术】
八仙花怎样栽培管理?
八仙花喜温暖湿润,不耐干旱,亦忌水涝;喜半阴环境,不耐寒,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土壤的酸碱度对八仙花的花色影响非常明显,土壤为酸性时,花呈蓝色;土壤呈碱性时,花呈红色。八仙花以栽培于酸性(PH4-4.5为宜)土壤中为好。
八仙花喜肥,生长期间,一般每15天施一次腐熟稀薄饼肥水。为保持土壤的酸性,可用1%-3%的硫酸亚铁加入肥液中施用。经常浇灌矾肥水,可使植株枝繁叶绿;孕蕾期增施1-2次磷酸二氢钾,能使花大色艳;施用饼肥应避开伏天,以免招致病虫害和伤害根系。
八仙花叶片肥大,枝叶繁茂,需水量较多,在生长季的春、夏、秋季,要浇足水分使盆土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夏季天气炎热,蒸发量大,除浇足水分外,还要每天向叶片喷水。八仙花的根为肉质根,浇水不能过分,忌盆中积水,否则会烂根。9月份以后,天气渐转凉,要逐渐减少浇水量。霜降前移入室内,室温应保持在4度左右。入室前要摘除叶片,以免烂叶。冬季宜将植株放在室内向阳处,第二年谷雨后出室为宜。八仙花管理比较粗放,病虫害少,是比较容易管理和栽培的理想盆栽花卉。
怎样给八仙花翻盆换土和进行修剪?
盆栽八仙花,一般每年要翻盆换土一次。翻盆换土在3月上旬进行为宜。新土中用4份叶土、4份园土和2份砂土比例配制,再加入适量腐熟饼肥作基肥。换时,要对植株的根系进行修剪,剪去腐根、烂根及过长的根须。植株移放新盆后,要把土压实,再浇透水,放置在荫蔽处10天左右,然后移置室外,进行正常管理。
要使盆栽的八仙花树冠美、多开花,就要对植株进行修剪。八仙花生长旺盛,耐修剪。一般可从幼苗成活后,长至10-15厘米高时,即作摘心处理,使下部腋芽能萌发。然后选萌好后的4个中上部新枝,将下部的腋芽全部摘除。新枝长至8-10厘米时,再进行第二次摘心。八仙花一般在两年生的壮枝上开花,开花后应将老枝剪短,保留2-3个芽即可,以限制植株长得过高,并促生新梢。秋后剪去新梢顶部,使枝条停止生长,以利越冬。经过这样的修剪,植株的株型就比较优美,大大加强了观赏价值。
八仙花怎样繁殖?
八仙花繁殖并不困难,很容易成活。可用扦插法或分株法进行繁殖。扦插宜在春夏时进行,用一年生枝条,截成10-15厘米长的段子作插穗,插在砂床中,约20天生根,后移植在盆中培养。分株繁殖宜在早春植株萌发前进行,可根据母株根势将其分开成数株,剪除朽根和过长根,移植于事先准备好的盆中进行培育管理,同时进行修枝。
怎样养好八仙花?
八仙花又名草绣球,阴绣球。宜在每年早春换盆1次,换进新的培养土(腐叶土、园土各半并掺入少量沙土)。换盆时去掉部分陈土和烂根,并适当进行修剪。八仙花喜肥,生长发育期间,一般每半个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为使盆土经常保持酸性,可在每50千克液肥中加100克硫酸亚铁,进行浇灌。孕蕾期增施1-2次磷酸二氢钾液,则花大色艳。八仙花叶片较肥大,需水量较多。除冬季气温低,要严格控制水量外,春、夏、秋三季浇水要充足,使盆土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尤其是炎夏,更需给以充足的水分。5—8月底,还需要每天或隔l天向叶面上喷水一次。由于八仙花为肉质根,水分过多易烂根,故浇水不宜过量。雨后要及时倒掉盆内积水。9月以后,天气渐凉,要逐渐减少浇水量,使枝条生长健壮,以利冬季休眠。霜降前移入室内,室温保持在5℃左右,促其休眠。入冬前,要摘除叶片,以免烂叶。从12月中旬开始,陆续移到向阳处,温度上升到15℃一20℃,促使枝叶生长,翌年谷雨后出室。八仙花由于花头过大,应及时设支架绑扎,这样既可保持花株挺立,又能使植株显得丰满。
怎样使八仙花株形端正?
扦插苗成活后,当新梢长至10厘米一15厘米左右时即摘心。促发分枝。待新枝长至8厘米一10厘米时,进行第2次摘心。以后不再进行修剪,不然新枝萌发过迟,将会影响10月份花芽分化。花谢之后及时将枝条剪短,促发新技。待新技长至8厘米一10厘米时再进行摘心,促使新枝上的芽充实,以利来年开花。以后每年早春3月,应从基部剪去病虫枝、纤弱枝,只保留强枝并对此进行短截(每枝留2-3个芽),促发新枝,使之开花繁茂。经过上述的修剪整形,则树形紧凑、饱满、匀称,花多、朵大、色艳。若不修剪,3年以上的老枝基部已木质化,不易萌发新技,容易形成植株下部空虚,影响观赏价值。

甜瓜即将处于采摘期,但叶子有的焉了是怎么回事?

甜瓜
百科名片
甜瓜甜瓜又称甘瓜或香瓜。甜瓜因味甜而得名,由于清香袭人故又名香瓜。甜瓜是夏令消暑瓜果,其营养价值可与西瓜媲美。据测定,甜瓜除了水分和蛋白质的含量低于西瓜外,其他营养成分均不少于西瓜,而芳香物质、矿物质、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则明显高于西瓜。多食甜瓜,有利于人体心脏和肝脏以及肠道系统的活动,促进内分泌和造血机能。祖国医学确认甜瓜具有“消暑热,解烦渴,利小便”的显著功效。
目录
基本信息
科属分类
形态特征
地理分布
品种分类
培育条件
种植技术
施肥管理甜瓜栽培的选地和整地
甜瓜栽培中有机肥的种类和选用
甜瓜栽培的施肥量
整 枝
吊 秧
病虫防治蚜虫
黄足黄守瓜
药用价值疗效
相关介绍
食用禁忌基本信息
科属分类
形态特征
地理分布
品种分类
培育条件
种植技术
施肥管理 甜瓜栽培的选地和整地
甜瓜栽培中有机肥的种类和选用
甜瓜栽培的施肥量
整 枝
吊 秧
病虫防治
蚜虫 黄足黄守瓜药用价值
疗效 相关介绍食用禁忌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拉丁语学名:Cucumis melo 甜瓜
英语名字: Muskmelon   别名: 香瓜   一年生蔓性植物。果实香甜,富含醣、淀粉,还有少量蛋白质、矿物质及其他维生素。以鲜食为主,也可制作果干、果脯、果汁、果酱及腌渍品等。[1]
编辑本段科属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葫芦目 Cucurbitales   科: 葫芦科 Cucurbitaceae   属: 甜瓜属 Cucumis   种: 甜瓜 C. melo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甜瓜根系发达,主根深达1米以上,侧根分布直径2米--3米,但根的再生力弱,不宜移植。茎圆形,有棱,被短刺毛,分枝性强。单叶互生,叶片近圆形或肾形,被毛。花腋生,单性或两性,虫媒花,花卉为黄色。果实有圆球、椭圆球、纺锤、长筒等形状,成熟的果皮有白、绿、黄、褐色或附有各色条纹和斑点。果表光滑或具网纹、裂纹、棱沟。果肉有白、桔红、绿黄等色,具香气。种子披针形或扁圆形,大小各异。大的有网纹甜瓜千粒重达25克左右,小的有芝麻酥各粒重仅14克左右。甜瓜种在16℃--18℃时开始发芽,30℃时发芽最快,生长适宜温度为25℃--32℃,在40℃时同化作用仍炙良了。甜瓜要求低的空气湿度。甜瓜中网纹甜瓜不耐湿润,普通甜瓜次之,越瓜、菜瓜较耐湿。甜瓜要求日照良好,在阳光充足时病害少,植株生长强健,结果多而品质好。[2]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原产于印度、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明朝开始广泛种植。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编辑本段品种分类
按植物学分类方法,把甜瓜分为8个变种:网纹甜瓜(var.reticulatus)、硬皮甜瓜var.cantalupensis)、冬甜瓜(var.inodorus)、观赏甜瓜(看瓜)(var.dudain)、柠檬瓜(var.chito)、蛇形甜瓜(菜瓜)(var.flexuosus)、香瓜(var.makuwa)和越瓜(var.cocomon)等8个变种。按生态学特性,中国通常又把甜瓜分为厚皮甜瓜与薄皮甜瓜两种。
编辑本段培育条件
适宜条件   1.土壤 甜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通透性好,不易积水的沙壤土最适合,甜瓜生长后期有早衰现象,沙质土壤宜作早熟栽培;而粘重土壤因早春地温回升慢,宜作晚熟栽培。甜瓜适宜土壤为pH5.5-8.0过酸、过碱的土壤都需改良后再进行甜瓜栽培。   2.光照 甜瓜喜光照,每天需10-12小时光照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故甜瓜栽培地应选远离村庄和树林处,以免遮荫。保护地栽培时尽量使用透明度高、不挂水珠的塑料薄膜和玻璃。   3.温度 甜瓜喜温耐热,极不抗寒。种子发芽温度15-37℃,早春露地播种应稳定在15℃以上,以免烂种。植株生长温度以25-30℃为宜,在14-45℃内均可生长。开花温度最适25℃,果实成熟适温悄行30℃。而气温的昼夜温差对甜瓜指举的品质影响很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和果实品质的提高。[3]
编辑本段种植技术
1月至2月 (1)播种育苗。大棚甜瓜:1月上中旬播籽,小拱棚甜瓜;2月中下旬播种。苗床准备、浸种催芽 甜瓜
及苗期管理等可参照西瓜。(2)大棚甜瓜定植:2月下旬,幼苗三叶一心时移栽唯运碧。每个标准大棚种三畦,畦宽1.2米,畦高40厘米,中沟宽60厘米;边沟宽30厘米,沟深40厘米;定植前全畦地膜覆盖,防止畦面水分蒸发造成棚内湿度过高。双蔓整枝每畦1行,株距50—60厘米,亩栽600—650株;单蔓整枝每畦二行,株距50厘米,亩栽1200—1300株。定植后设中棚保温。基肥一次性施人,氮、磷、钾大体按2:1:2施肥,亩施腐熟厩肥3000千克、尿素25千克、硫酸钾1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4]   3月 (1)小拱棚甜瓜移栽:下旬幼苗三叶一心时移栽,畦宽2.8米,地膜覆盖,每畦一行,株距40厘米,每亩500—550株。定植后畦面中央架棚,棚底宽1.2米,棚高80厘米,幼苗定植后棚内增设简易小棚。基肥施用同大棚。(2)棚温管理:此期外界气温尚低,无论大棚或小拱棚均以保温防冻为主,可通过多层覆盖保温。   4月 (1)大棚管理:①温度管理:月初温度管理仍以保温为主。晴天中午棚温30℃以上时才短期揭膜通风;4月10日左右拿掉大棚内中棚,晴朗天气加强通风,以免温度过高。棚内温度掌握的原则:白天25—30℃,晚上不低于15℃。②整枝。双蔓整枝选留子蔓第8-12节上的孙蔓坐瓜,坐瓜孙蔓留2叶摘心,坐瓜节位以后所有孙蔓留1叶摘心或放任,子蔓25节左右打顶;单蔓整枝预定坐瓜节位10-14节,主蔓25—30叶打顶,具体方法同双蔓整枝;大果型品种每蔓留1果,小果型品种每蔓留2果。③搭架绑蔓,人工辅助授粉,“甜瓜灵”保花保果。(2)小拱棚管理:棚温管理总的原则是保温为主,定植后7—10天一般不揭膜,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为防止棚内温度过高,晴天中午可在小棚南头揭口子短暂通风。幼苗缓苗后棚温适当下降,白天维持25℃左右,夜间15℃左右,用延长通风时间来调节;4月中、下旬拆除小棚内的简易棚。4月底整枝,双蔓整枝,方法同大棚。   5月至6月 (1)大棚管理:①温度管理:白天28—30℃,夜间15—18℃,增大昼夜温差以利于果实糖分积累。②人工辅助授粉(5月)。③除草。④病虫害防治:交替使用托布津,代森锌等药剂,控制病害发生。(2)小拱棚管理:5月上、中旬小拱棚甜瓜进入始长期,揭开东西两侧薄膜,以利于昆虫传粉,促进开花生果,同时人工辅助授粉;6月中旬小拱棚以防雨为主,以免发生裂果和果实品质下降。病虫害防治同大棚。大棚甜瓜5月底6月初基本采收完毕,小拱棚甜瓜6月下旬采收完毕。注意适时采收,防止盲目抢早,以免影响品质。一般亩产1500-2000千克。[5]
编辑本段施肥管理
甜瓜栽培的选地和整地
甜瓜
(1)地块选择 甜瓜根系比较发达,耐旱不耐湿,尤其是厚皮甜瓜。因此,种植甜瓜的地块必须排水良好,当然也必须有可靠的灌溉条件。   从土质条件来看,以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不仅土壤的通透条件好,有利于根系的发育,而且早春地温上升快,对大部分栽培茬次的早熟都有好处。   (2)整地 有条件的应做到冬、春2次耕翻。首先是在秋作物收获后抓紧耕翻晒垡,以利土壤风化和冬季蓄水养墒。开春以后,要趁土壤化冻的时机,再次耕翻耙耢,消灭明暗坷垃,搞好保墒。   种植前在施好底肥的基础上作畦铺膜。各地和不同的栽培方式对作畦的要求不一样,一般说来,在甜瓜的栽培中,起垄和作小高畦的比较多,一方面有利于灌溉和排水,防止由于浇水淹瓜和玷污瓜;另一方面是对早熟栽培的更有利于提高地温。[6]
甜瓜栽培中有机肥的种类和选用
肥料的种类对甜瓜的品质好坏关系密切。一般认为含磷钾量高的饼肥、鱼肥和鸡禽粪效果最好。   瓜地常用的肥料有厩肥、堆肥、草粪、土杂肥等粗肥和人粪干、饼肥、鱼肥、骨粉等以及各种化肥。   厩肥以牛、猪粪为多,其中以猪粪为最好。堆肥、草粪则以秸秆、杂草、树叶再掺加土、水、粪稀堆闷发酵而成。西北一带的土杂肥包括炕土、墙土、硝土等,新疆瓜农在种植哈密瓜时施用硝土,可以改进果实的品质和促进早熟。   饼肥中以芝麻饼最好,其次是豆饼、花生饼、菜籽饼、棉籽饼、大麻饼、蓖麻饼等。再次,磷、钾含量较高的鱼肥、骨粉、草木灰、鸡鸭粪、鸽粪等,有经验的瓜农多喜欢使用鸽子粪,而目前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到使用鸡粪和其加工品的使用上。这些肥料施用后可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改进果实品质。新疆瓜农施用苦豆子、骆驼刺等绿肥盾,亦有提高果实含糖量的效果。   甜瓜栽培中化肥的合理使用   实践证明,合理使用化肥可以起增产保质的良好效果,如若使用不当将会导致品质下降。在使用化肥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掌握以下几项原则:   ①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有机质含量低和保肥保水差的地块上更应注意到这一点。   ②必须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合理搭配,切不可偏施单一的氮素化肥。   ③施用化肥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不同生育时期、植株长势以及不同栽培目的而定。幼苗期以氮、磷为主,促进根系发达;伸蔓期应以氮肥为主,促进茎叶健壮生长;结瓜期则以钾、氮为主,以改进果实品质。   ④近年来复合化肥和瓜田专用化肥应用越来越多,实践证明,甜瓜上施用复合或专用化肥具有明显的增加产量和保证质量的效果,应予提倡。
甜瓜栽培的施肥量
目前各地甜瓜生产实际施肥量相差十分悬殊,特别是保护地生产差距更大,这与肥源、施肥习惯以及经济条件和效益驱动等有着密切关系。科学的施肥量必须根据其吸肥量的多少而定,当然也应该考虑到减缓连作障害的需要。据分析,每公顷产37500千克薄皮甜瓜,三要素的需要总量大体是每公顷氮 210千克。磷30-360千克、钾231千克;厚皮甜瓜每株的三要素需要总量是氮10克、磷12克、钾10克、实际施用量尚须考虑到土壤养分的流失和被固定等因素的影响。   甜瓜栽培的灌溉技术   旱地种瓜,由于常受降雨状况好坏影响,产量极不稳定,所以凡有水浇条件的地方,都要尽量进行人工灌溉。   长江中下游一带甜瓜生育后期进入旱季,常常需要补充浇水,多行沟灌。   各地瓜农在灌水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是苗期一般不浇水,伸蔓期酌情不浇或少浇,果实迅速膨大期勤浇水,水量宜大,采收前5-7天停止浇水。浇水除了看天、看地以外,更主要的是要视植株的生长状况而定:甜瓜的叶色淡绿,瓜蔓顶端明显向上生长,表明植株体内水分过多,不能浇水;叶色深绿,蔓叶粗壮,表明植株体内水分适当;中午叶缘稍卷缩下垂,叶片不能恢复正常,则表明植株严重缺水,必须及时灌水。   甜瓜浇水应以沟浇为主,不能采用大水漫灌。沟浇省水,水渗深度比畦灌的深l-2倍。浇水宜在早、晚进行。   一旦进入雨季降水多、土壤湿度大、土壤孔隙度小。通透性差时,往往会使甜瓜的根系呼吸作用受阻,吸收能力减弱,严重影响生育。连续积水12小时以上,瓜根就容易发生木质化,如浸水5天则皮层完全腐烂。因此,须注意排除沥水,不使瓜根附近积水。
整 枝
甜瓜茎蔓的分枝性很强,在母蔓上可以长出子蔓,子蔓上又可生出孙蔓。如放任生长,则通常大多数品种母蔓生长很弱,而子蔓、孙蔓的生长却很强。大部分品种的雌花都着生在子蔓和孙蔓上。极少数品种在低温条件下,雌花也可着生于主蔓的叶腋处。   大棚内空间小,栽培密度大,为充分利用大棚空间,使甜瓜获得理想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并使甜瓜获得较高的产量及优良的品质,必须对棚内的甜瓜植株进行整枝。   整枝包括对母蔓、子蔓、孙蔓摘心或摘除多余侧蔓、合理留蔓、留叶、去卷须等。   整枝的主要目的是人工调控植株的生长。叶片是养分的制造器官,但茎叶过多又会消耗养分,影响果实发育。通过整枝,可使植株营养体保持适宜大小,不会因茎叶过多或过少而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其次是促进开花坐果,实现早熟丰产;再次是调节营养物质的分配。幼苗期(4~5片真叶)摘心,使营养物质及时向侧枝转移,促进侧枝发生,当结果枝上果实坐住后,及时对结果枝摘心,使营养物质运向果实,可以防止化瓜,促进果实膨大。   甜瓜的整枝方式很多,应结合品种特点、栽培方法、土壤肥力、留瓜多少而定,大棚厚皮甜瓜栽培常用单蔓整枝和双蔓整枝,大棚薄皮甜瓜栽培多用三蔓整枝。   (1)单蔓整枝:又可分为母蔓作主蔓单蔓整枝和子蔓作主蔓单蔓整枝。母蔓作主蔓单蔓整枝,是母蔓苗期不摘心,在一定节位的子蔓上坐瓜,而将其他的子蔓全部除掉;子蔓作主蔓的单蔓整枝,是母蔓4~5片真叶时摘心,促发子蔓,在基部选留一条健壮的子蔓,将其余的子蔓去掉,利用孙蔓坐瓜。以子蔓作主蔓整枝时,主蔓基部1~10节上着生的侧芽在萌芽时就全部抹去,只选留11~15节位上生出的侧蔓坐瓜。而母蔓作主蔓整枝时,春季宜在14~16节留瓜,大型中晚熟品种以15~17节结果为好。对无雌花的侧枝及时打去。主蔓长到22~28片叶时打顶,若采取多层次留瓜栽培,可在主蔓的最上端留一侧芽,其余不结瓜的侧蔓全部抹去。   (2)双蔓整枝:母蔓4~5片真叶时摘心,促发子蔓,从中选择长势好、部位适宜的两条子蔓留下,让其生长,抹去子蔓基部1~6节位上生出的孙蔓(侧芽),选择子蔓第7~11节位上的孙蔓坐瓜,有雌花的孙蔓留1~2片叶摘心,无雌花的孙蔓也在萌芽时抹去,每条子蔓生长到20片叶时打顶,最后每株留两个瓜。双蔓摘心整枝法产量较高,适合大拱棚春秋季栽培,但瓜的成熟期稍晚,且成熟期也不太集中。   (3)三蔓整枝:主蔓5~6叶摘心,选留适宜子蔓三条,子蔓6~8叶摘心,孙蔓于雌花前2~3叶摘心,如枝叶密集,可酌情疏除不结果的孙蔓,每株留50片叶左右。最后留2~3个瓜,此法多用于匍匐栽培的大棚薄皮甜瓜。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整枝时都应注意下列问题:整枝要使茎叶合理、均匀地分布,防止茎叶郁闭,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太阳光能为原则。茎蔓旺盛生长期要及时整枝和理蔓,子蔓伸长至果实迅速膨大是茎蔓旺盛生长期。一天内茎蔓的生长量可达9~14厘米,在子蔓迅速伸长期要及时整枝,坐瓜蔓授粉后及时摘心,促进坐瓜和果实生长。整枝要在晴天上午10点后进行,阴雨天或早上整枝由于棚内湿度大,茎蔓伤口不易愈合,易造成感染发病。另外.早上茎蔓较脆,易折断,整枝时易使其他茎蔓受到损伤。整枝要保证果实膨大和成熟期有较多的功能叶。叶片是制造营养的器官,甜瓜叶片在日龄30天左右时制造的营养物质景多,供给植株其他部分的营养物质也最多,这时的叶片为壮龄叶或功能叶。果实膨大时,功能叶越多,则供给果实的养分越多。侧蔓摘心不可过早。因为植株根系的生长依赖于叶片营养的供给,适当晚去侧枝,可促进根系发育。生产上可在侧枝长到4~5厘米时摘心。对坐住瓜的侧蔓,可在瓜前留1~2片叶打顶。
吊 秧
日光温室(即冬暖大棚)吊秧时,可在后立柱上距地面2~2.2米处东西向固定一根10号铁丝,在前立柱近顶端东西向也固定一根10号铁丝,再按栽培行方向(南北向)每行固定一根16~18号铁丝,两端分别系在前、后立柱的铁丝上。一般选用尼龙绳或塑料绳吊秧。可直接将吊绳系住植株底部,将瓜蔓和吊绳对缠,拱圆形大棚固定铁丝、尼龙绳等的方法可参考冬暖大棚的固定方法。一般蔓长40厘米时就该进行吊秧,并随植株生长,适时将茎蔓缠好。   支架、绑蔓 因为竹竿与尼龙绳等相比有不易摆动、容易吊瓜,并可防止落瓜等优点,所以大棚甜瓜栽培中可用竹竿作支架。一般选用拇指粗的竹竿,长度根据大棚的高度,一般为2.2~2.5米。在甜瓜甩蔓前进行插架,架式可选用立架。在植株基部距离10厘米左右,顺瓜行方向,每植株插一竹竿,要求插牢、插直立,使每一行立竿成一直线。在立竿上距地面80厘米处及在距竹竿顶端20厘米处各水平横向固定一根竹竿,或将竹竿顶端固定到沿定植行拉的铁丝上,则竹竿顶端就不必再横向绑竹竿。如果不用行间铁丝固定,则在与瓜行垂直方向上,再用竹竿作拉杆把各排立竿连成一体,拉杆固定在靠立竿顶端的一道横竿上,并可将各排立竿的横竿牢系在大棚架上,这样可防止甜瓜果实长成后造成竹竿倾斜或倒塌。   瓜伸蔓后,适时将瓜蔓引向立竿,用“8”字形绳扣将茎蔓固定到立竿上。在秧苗长到第一道横架竿前,先绑一道,秧苗长到第一道横竿后,将秧顺同一方向在横竿上固定生长,长到一定程度后,再引向立竿,继续向上生长。绑蔓时注意不可将嫩茎、叶片、雌花、果实等折断,并注意理蔓,使叶片、瓜等在空间能合理分布。[7]
编辑本段病虫防治
蚜虫
瓜蚜就是棉蚜。俗称腻虫,属于同翅蚜科。   1、为害。成蚜和若蚜群集在叶片背面、嫩茎吸取汁液,分泌蜜露,使叶片卷缩,瓜苗生长停滞,在叶面及果面形成黑色霉状物,严重时叶片干枯,植株死亡,并传播病毒病。   2、形态特征。无翅胎生雌蚜,夏季多为黄绿色,春秋两季深绿或蓝黑色,体表常有蜡粉,腹管黑色、圆筒形。有翅胎生雌蚜腹部背面两侧有黑斑。卵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变为漆黑色有光泽。若蚜体小,共5龄。   3、生活习性。瓜蚜一年发生20-30代。以卵在花椒、石榴、木槿及夏枯草基部越冬。第二年2-3月份连续5天平均温度达到6℃时,越冬卵开始孵化,在越冬植物上繁殖几代之后,产生有翅蚜,飞入棚内繁殖为害,秋末冬初天气转冷,又产生有翅蚜迁回到越冬寄主上,产生两性蚜交尾产卵过冬。瓜蚜发育快,繁殖力强,春秋季10余天完成1代,夏季4-5天完成1代。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6-22℃,夏季高温多雨,其数量明显下降,为害减轻。   4、防治方法。①清除棚四周杂草,消灭虫源。②药剂防治病毒病防治。③安全无公害的方法是使用稀释后的蔬菜洗涤剂。
黄足黄守瓜
俗称黄萤、黄虫等。   1、危害。成虫取食瓜叶时常咬成弧形或环状伤痕,边缘发黑,并在叶片上留下黑色细粪粒,以后被害组织干枯脱落而成大孔,受害重的成为网状,仅见叶脉。   幼虫咬食瓜根后,植株首先表现为叶片失水下垂,但不失绿,早、晚可恢复正常,几天后整株萎蔫、干瘪,果实变软,不能成熟,失去食用价值,检查根茎部,无褐色病变,根部呈纤维状,内部组织被蛀空,在根系内及其附近的土中可见白色幼虫。   2、形态特征。黄足黄守瓜成虫黄色,长椭圆形,仅中、后胸及腹部的腹面为黑色;卵黄色,圆形,表面有多角形网纹;幼虫头部黄褐色,体黄白色;蛹黄色,为裸蛹。   3、生活习性。黄足黄守瓜在本地一年发生一代。11月下旬以成虫在草堆、土块、瓦砾等处越冬,1月上旬棚内土温达8-10℃时,即可见成虫出来取食;成虫交配、产卵都在白天,在气温20℃、相对湿度75%即可产卵,25℃产卵最多,湿度大,产卵多,空气干燥,产卵少甚至不产卵,卵散产或成堆,卵关瓜根附近潮湿表土内或瓜下土中,一次产卵约30粒,卵历期10-14天。根据慈溪市园艺园1996年棚内自动记录气象资料分析,4月下旬平均气温19.78℃,相对湿度87.12%,即能满足成虫产卵要求,5月上旬平均气温26.43℃,相对湿度80%以上,由此推算,5月中旬黄守瓜幼虫开始危害棚内甜瓜,5月下旬进入盛期。   4、发生特点。   ①保护地栽培幼虫危害重于成虫。早春棚内定植后,黄足黄守瓜受虫源影响,活动量少,叶片受害轻;到4月下旬,大棚进行大通风时,成虫活动数量增加,此时叶片茂盛,食源丰富,再加上棚内湿度高,有利成虫产卵。由于棚内地膜全畦覆盖,成虫产卵都集中在根系周围外露土中,为孵化后幼虫咬食瓜根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大棚迟熟栽培受害重于早熟栽培。4月下旬黄守瓜成虫开始大量飞入棚内活动,早熟栽培果实已接近成成熟,幼虫大量危害时已近采收尾声,对厚皮甜瓜产量影响不大,而迟熟栽培开花结果期在4月下旬,果实接近成熟时,正值幼虫活动高峰,损失较大。   ③厚皮甜瓜受害重于西瓜。据慈溪市农业局综合站1996-1997年在园艺园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同一棚内,成虫喜食厚皮甜瓜叶片,株危害率为60%,而西瓜仅为19.15%;幼虫危害厚皮甜瓜要明显重于西瓜,厚皮甜瓜死株率为15.88%,西瓜为5.12%。   5、防治技术。①清洁田园。冬季清除瓜棚及周围杂草,深翻土地,破坏其越冬场所。覆棚膜后,于定植前喷撒一次杀虫剂,消灭越冬成虫。早春零星发生时,可人工捕捉。②根际撒药。针对成虫产卵喜湿怕燥特点,在瓜根周围土中撒放石灰、锯末或砻糠灰,以阻止成虫产卵。③及时用药。4月下旬成虫开始活动时,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5月下旬卵孵化期可用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灌根,迟熟栽培隔10天再浇一次,对幼虫防治效果较好。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外出用膳,饭后奉送生果盘,组合多为西瓜、木瓜、哈密瓜,有时则为皱皮瓜。但经常有朋友说,怕吃哈密瓜或皱皮瓜后喉咙痕痒,故不敢多吃。现时,我们吃到的新疆哈密瓜、兰州密瓜、美国密瓜及皱皮瓜,在古代统称为「甜瓜」。根据古医书记载,甜瓜性甘且寒,另《本草纲目》指出,它能「止渴、除烦热、利小便」。说到利水的功能,甜瓜实不及西瓜,但寒凉程度则不相伯仲。   不过,各种甜瓜的寒凉程度各有差别。哈密瓜和皱皮瓜比较没那么寒,但寒咳人士(咙痒痰稀)一样不宜。不过,由于它们能清肺热,因此热咳的人(喉痛声沙、痰黄)最宜食用,可收止咳、宣肺气之效。
疗效
甜瓜根、茎、叶、花、果、果蒂、果皮、种子均可供药用,可参阅中医药相关资料。全草解毒消肿,治痔疮肿毒、痔漏管瘤、脏毒滞热。   果肉 味甘,性寒无毒,清热利尿、止渴,可治暑热、发烧、中暑、口渴、小便不利、口鼻生疮。   茎 治鼻中息肉,齆鼻。   叶 治头癣,生发。   花 治心痛咳逆,外用治疗毒疮。   皮 治热病,烦渴,牙痛。   蒂(果柄)治食物中毒、食积不化,痰盛湿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种子 散结消瘀、清肺化瘀、润肠、排脓。治腹内结聚、肠癰、咳嗽痰沫、大便不畅。   甜瓜蒂著录於《神农本草经》为上品之药,另从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女屍解剖内发现有甜瓜子,由此得知我国栽培甜瓜食用、药用甚古,应有二千年以上历史了。   据近代研究发现甜瓜蒂含苦毒素,具有催吐作用,因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适量内服可急救食物中毒,而不会被胃肠吸收,故无虚脱及中毒等害处。中医原为催吐药,能催吐胸膈痰症、宿食停聚和食物致毒食物。   我国生药学家叶橘泉著《食物中药与便方》记载:可治黄疸及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化病。用甜瓜蒂烘干或焙乾,研细末,取0.1公克,分六份,先用两份,从两鼻深深吸入,约四十分钟後,清洁鼻腔後再吸两份,再隔四十分钟再吸两份,分三次将○.一公克药量吸完。每隔七日後用同法再做一次,吸完○.四克为一疗程。普通一般性肝炎,两个疗程便见效果,肝硬化则约三~五个疗程。   吸药後常使鼻腔流出大量黄水,吸药时患者头须向前倾,让黄水顺利流出,切勿吞嚥,以免引起腹泻。有时出现头痛、畏寒发热等类似感冒症状,肝脾疼痛加剧,不过大多一天左右症状可自然消失。据临床实验报告效果良好。   如用治慢性肥厚性鼻炎可用瓜蒂末,吹喷鼻中患处,一日二~三次。
相关介绍
甜瓜属葫芦科,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明朝开始广泛种植。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果肉生食,止渴清燥,可消除口臭,但瓜蒂有毒,生食过量,即会中毒。据有关专家鉴定,各种香瓜均含有苹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甜菜茄、维生素C等丰富营养,对感染性高烧、口渴等,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营养分析   1. 甜瓜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及柠檬酸等,且水分充沛,可消暑清热、生津解渴、除烦;   2. 甜瓜中的转化酶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蛋白质,能帮助肾脏病人吸收营养;   3. 甜瓜蒂中的葫芦素B能保护肝脏,减轻慢性肝损伤;   4. 现代研究发现,甜瓜子有驱杀蛔虫,丝虫等作用;   5. 甜瓜营养丰富,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素。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夏季烦热口渴者、口鼻生疮者、中暑者尤其适合食用;   2. 出血及体虚者,脾胃虚寒、腹胀便溏者忌食。   食物相克   甜瓜不宜与田螺、螃蟹、油饼等共同食用。   制作指导   应用于便秘:鲜瓜500克,每天早晚各服1次。   食疗作用   甜瓜味甘,性寒,无毒,归心、胃经;   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的功效;   用于暑热所致的胸膈满闷不舒、食欲不振、烦热口渴,热结膀胱、小便不利等症。

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