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青果喉片可以治咳嗽吗(藏青果喉片是治什么的)

发表时间:2024-03-05 04:54:07 编辑:星光 标签:手机版

藏青果喉片可以治咳嗽吗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藏青果喉片是治什么的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藏青果喉片可以治咳嗽吗

求藏青果喉片说明书?

性状:
本品为浅黄色至浅棕黄色的片;气香,味甜、微酸、涩衫伏,具清凉感。
汉语拼音:
Zangqingguo
Houpian
通用名称:
藏青果喉片
商品名称:
同仁堂
藏青果喉片
规格虚弊——中西药品或誉携:
每片重0.5克。成人用:每片含干浸膏40毫克。
成份:
西青果。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香精、薄荷油、明胶、糊精、蔗糖。
功能主治:
清热、利咽、生津。用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
含服,一次2-3片(成人用),一日4-6次。
注意事项:
1.忌食烟酒、辛辣、油腻食物。2.凡声嘶、咽痛初起,兼见恶寒发热、鼻流清涕等外感风寒者忌用。3.声哑、咽喉痛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心悸、胸闷、咳嗽气喘、痰中带血等,应去医院就诊。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5.一般症状在服药三天内无改善或出现发热渐高等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密封。
有效期:
36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11021343
企业名称: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适应症:
清热、利咽、生津。用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扁桃体炎。
包装:
铝塑板装,每板装12片,每袋装2板,每盒装6袋。

喉咙痒咳嗽吃了桂灵片不咳了,一停吃又咳了?

建议还是去如迹医院检查清楚咳嗽的原因,对症用药。有些药不能多吃,有依枣数赖性。用久了还有耐药性,以渣岩并后这种药对你就没效果了。

外感咳嗽的外感咳嗽分类

外感咳嗽分外感风寒和外感风热两大类。外感咳嗽因为致病的气候因素不同培雀,而表现为多种证型,而且常伴随异常气候因素造成的各种感冒症状,普通患者往往无从分辨。首先注意咳痰的颜色、质地,这是辨别咳嗽证型的首要区别症候之一。 可见咳嗽痰多,痰黄粘稠,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喉肿痛;或胸痛、咳吐脓腥血痰,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而少,甚则高热且呼吸气促;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可选用清肺抑火丸、羚羊清肺丸、除痰止嗽丸、止咳橘红丸、二母宁嗽片等药并口含藏青果喉片。出现高热气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干咳,无痰,痰少而粘或痰如线粉不易咯出,咽喉痒、干痛,口鼻发干,声音嘶哑,舌干而少津液;初起可伴有稍怕冷,发热,头痛,骨节酸楚等感冒表证,舌尖红,脉细数。
可选用清金止嗽西瓜膏、秋肆猛梨润肺膏、二母宁嗽片等药物治疗。
外感咳嗽日久不愈,但痰不粘、热不甚者,还可选用京制咳嗽痰喘丸、止嗽咳喘宁糖浆等成药。但因这类药方中含有收敛镇咳药,外感咳嗽初期均不宜使用。 外感咳嗽宜重视化痰顺气裂中桥,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于治愈,忌敛肺止咳,或病起即肺予补涩,反使肺气不畅,外邪内郁,痰浊不易排除,咳嗽愈加剧烈,此外宣肺不可太过,以免损伤正气。

天凉好个秋 润“燥”很重要——健康养生大讲堂即将开讲

8月20日出伏以来,北京的天气随着几场秋雨的落下逐渐转凉,有些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不同于春季换季感冒,引发秋季感冒的“元凶”更多的不是“凉”而是“燥”。

那么,哪些人群易患秋季感冒?又该如何防治秋季感冒?秋季还有哪些常见病呢?本刊采访了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沈毅,讲解大家需要的秋季 健康 知识。

秋季患感冒 诱因是干燥

秋天的天气特点一个是凉、一个是燥。中医所说的“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指的是六种外感病邪,其中就包括“燥”。出伏后,人们很快就感觉天气不那么闷热了,气温是慢慢下降的,但湿度一下子就降低了,这让人体黏膜变干燥,从而抵抗力下降,因此人们容易患上秋季换季感冒,这也正是秋季感冒和春季感冒的区别。

中医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正虚也就是正气不足、抵抗力低下的人容易生病。另外,脾虚的人湿气重,人吃五谷杂粮都会产生湿邪,脾胃不好无法将体内的湿气完全代谢掉,也容易在气候有所变化时“中招”。

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属于秋季感冒的易感人群,工作劳累、压力大的亚 健康 上班族,生活习惯差、不注意 养生 的人也容易患上秋季感冒。这些人群的共同特点是抵抗力低下,入秋后需要格外注意预防感冒的侵袭。

常言“春捂秋冻” “秋冻”还需适度

老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是有道歼颂理的,所谓的“捂”和“冻”都是让人体逐渐适应气温变化的一个过程,在秋天不要急着加衣服,一下子穿太多感觉热再脱,很容易着凉感冒,应随着天气的转凉慢慢调整。另外,适当地冻一冻,能给人体一种温和的刺激,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预防秋季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秋冻”一定要适度,不可为了增强体质而冻过头,以防因为着凉而患上感冒。

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运动也是预防秋季感冒的好法子。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金匮要略》有讲“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也就是说养尊处优的人骨头细小而身体胖,在疲劳出汗时或晚上睡觉时,吹了风就容易着凉生病。

现在来看,这个范围可以拓得更宽,在办公室久坐的上班族、不怎么出门活动的“宅人”等都包括在内。所以动起来非常重要,每天最好能保持30分钟—40分钟的运动时间,预防秋季感冒,从增强体质开始。

秋季感冒两大症状 家庭可备润燥之物

“燥邪”引起的感冒所表现出的症状是“干”和“痛”,咽干氏让郑咽痛、鼻子干、眼睛干、皮肤干等都是秋季感冒的早期症状,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就要马上注意了,以防感冒加重,应及时治疗,同时调整好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秋季感冒的早期症状可以通过“润燥”来缓解和治愈,秋梨润肺膏、藏青果喉片、川贝枇杷糖浆等都可以用来秋季“润燥”,家庭小药箱可以常备几样。

不同于夏天的暑湿感冒容易走消化道,“燥邪犯肺”指秋季感冒对呼吸道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引发咳嗽、少痰、痰中带血丝等症状,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好起来,如果久咳不愈,还出现了喘咳的症状,就不能光治“肺”了,还得通过补“肾气”来辅助。

中医有“肺不虚不咳,脾不虚不久咳,肾不虚不喘咳”之说。尤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老慢支”患者,因为有病根儿,在入秋后容易出现咳嗽加重的情况,这种时候不要急着吃清热化痰的药,应注意补肾气,同时坚持活动,该工作就工作,该运动就运动,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治疗慢性咳喘,需要结合患者的脏腑虚实、病邪的盛衰,该清热时清热,该补益时补益。

知晓秋季常见病 坚持防疫是关键

秋季也是流感的高发期,流感病毒滑宴在春秋两季比较活跃。中医管流感叫“时行感冒”,区别于普通感冒,流感的症状来得比较急且重,容易出现发高烧等症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家戴口罩、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这些防疫措施也直接减少了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但不可掉以轻心,安然度过这个秋天,需要继续坚持防疫、防感冒。

秋季对于过敏患者来说也比较难熬,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应格外注意预防,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另外,胃肠道疾病也需要防治,尤其小儿容易在秋季腹泻;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容易在秋季血压忽高忽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也需要格外注意身体 健康 。

为把 健康 养生 科普知识送到百姓身边,2020年,北京晚报《 健康 周刊》正式推出了“ 健康 养生 大讲堂”互动直播栏目,邀请三甲医院专家、知名中医 养生 专家等做客直播间,根据时令节气和 健康 日,分享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2021年,“ 健康 养生 大讲堂”继续开讲,致力于守护百姓 健康 。

直播时间

8月30日20:00-21:30

直播平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京直播

0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