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过中秋节的风俗(苏州中秋节的风俗有哪些)

发表时间:2023-06-07 04:40:02 编辑:星光

苏州过中秋节的风俗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一起来看苏州中秋节的风俗有哪些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活动吧。

苏州过中秋节的风俗

江苏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吴地传统民俗,中秋夜妇女盛妆出游,踏月彻晓,谓之“走月亮”。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传统习俗的内容是复杂的,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传统习俗大体上分两部分:

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其源远流长,时代久远,具有社会性,集团性,民族性的特点.不同地区,不同集体,不同民族都具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如不同民族的民风习俗.二是适应现实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如新中国成立后所倡导的新的生活习俗。

苏州中秋节的风俗有哪些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苏州中秋节有吃月饼、吃大闸蟹、喝桂花酒、走月亮、烧“狗屎香”、听曲等风俗。走月亮是指妇女们在中秋节晚上结群出去玩耍或走访邻近亲友,一般要玩到深夜才散去。如果想了解更多与“苏州中秋节的风俗有哪些”相关的内容,可以继续往下阅读。

苏州中秋节有哪些风俗


1、烧“狗屎香”是苏州特有的中秋节风俗,大人插好香,让小孩子烧,一般是将香插在丝瓜、橘子、南瓜、山芋等上面,插得越多越好。

2、“狗屎香”虽然叫这个名字,但是跟狗屎并没有关系,据传小孩子在中秋节烧“狗屎香”是求月神保佑身体健康。

3、在古时候,吴地的妇女在中秋节会“走月亮”,她们会穿上最好看的衣服,现在也叫走月、游月等,主要流行在江苏地区。

4、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地风俗大部分相似,比如吃月饼、赏月等,有些地方也有独特的活动,比如苏州的烧“狗屎香”、广州的拜祖先,等等。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中秋节的风俗活动有祭月、赏月、赏桂花、烧斗香、烧瓦罐、吃月饼、吃麻饼、追月、玩花灯、树中秋等。中秋节是全国性传统节日,大部分风俗相同,各地方又有自己的特色风俗。

中秋节风俗

中秋节是我国非常重大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例如中秋猜灯谜、祭月、舞火龙、走月亮、吃月饼等等。


1.走月亮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

不难看出,这“走月亮”,其实就是“中秋庙会”,甚至可以理解成专为女子而设的。自中秋傍晚开始,当地妇女便打扮得漂漂亮亮,携老扶幼,纷纷出门,踏月而行。

2.舞火龙

舞火龙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代表地是广州市白云区石马村、清湖村、平沙村、夏茅村、大朗村、江村村。据说舞了火龙后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以前用稻杆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插上燃着的香,由青壮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舞动。现代以藤草、榕树叶等制成,一般龙头约50公斤。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3.祭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4.玩花灯

中秋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北宋《武林旧事》中就有记载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5.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中秋节又称女儿节、团圆节、八月会等,时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常见的中秋习俗有祭月、吃月饼和猜灯谜等,在不同的地区还有不同的传统。

苏州中秋节简介?帮帮忙。。。

农历八月十五称为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六大节令之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苏州人俗称八月半。在这天,人们除了吃月饼以外,还有斋月宫,烧斗香,走月亮,虎丘曲会,石湖串月等等民俗活动,颇有情趣
苏州人在中秋节的食俗很丰富,有吃糖芋的,有吃糖炒栗子的,有吃水红菱的,自然更免不了吃月饼了。
苏式月饼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形如满月,色泽油润,皮层香酥,酥层清晰,馅心味美,工艺独到。苏式月饼品种繁多,有荤有素,有甜有咸。咸月饼有鲜肉、火腿、猪油、虾仁等,甜月饼有白果、豆沙、玫瑰、椒盐四种,还有薄荷、枣泥、干菜、金腿、芝麻等等。各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选购。
月饼贴片:苏式月饼上面都有一张小小的纸片。这背后有个传说。 元朝末年,朝廷黑暗,张士诚举义旗,老百姓纷纷响应,一路所向披靡,攻下常州、无锡等地,并向苏州城进发。时值农历八月中旬,一位聪明的读书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赠送给亲友的每只月饼上都放一张小纸片,用毛笔书写“迎张”两字,其意思是相约迎接张士诚义军。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苏州不少家都照这个办法做,相约响应张士诚起义军。就这样,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