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晒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发表时间:2023-11-07 18:28:05 编辑:星光

洗晒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洗晒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土家族传统节日:六月六“晒龙袍”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节日,土家族的六月六其实就是土家族一个非常传统的吉日,但是并不是土家族所特有的一个节日,可是,土家族在六月六的时候,是拥有本民族特色的。那么,大家对于六月六“晒龙袍”了解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 民族文化 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土家族六月州伏六的来源
土家族六月六是被称之“晒龙袍”,与湖南地区汉族的“洗晒节”差不多。但是虽然称谓上基本一样,但是来源去大相径庭。土家族六月六的来源传说有很多,但是最广泛的是,:这一天是湖南茅岗土司王覃篨(亦作覃垢)蒙难之日。相传,覃篨为反抗封建王朝的民族压迫,在这天惨遭杀害。在刑场上,覃篨怒目圆睁,当刽子手凌迟剥皮时,忽然从他身上飞出九条金龙,霎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朱元璋吓得从金殿龙椅上晕倒在地,连忙爬起来祷告苍天。同时下令将人晒干,扎成覃篨像,让他每年坐七天帝位。土家族人将覃篨血染的战袍抢回来洗净晒干,立庙祭祀,谓之“晒龙袍”。从民间传说看,六月六是土家族的一个重要的纪念性节日。
土家族六月六的节日习俗
六月六对土家族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所以土家族六月六有着非常丰富的节日习俗,有的与天有关,有的与地有关,有的与神有关,有的与祖先有关,有的与年有关。与天有关的习俗主要有“敬太阳神”。湘西部分土家人认为六月六是太阳的生日,要敬祭太阳神,祈求太阳神赐给阳光,温暖万物,确保丰收。与地有关的习俗是“尝新谷”。六月六这天若逢卯日,又称尝新节,部分土家人家家打新谷,做新米饭,佐以鳝鱼为菜,以示有余,有的地方人们煮酒杀牲敬神,感谢、祈祷神灵赐与丰收。与神有关的习俗是“烧黑神”。利川、龙山等地的土家人相信黑神能驱赶邪佞除秽,每年六月六这天燃烧香烛,抬着披红挂彩的黑神游行,名曰“烧黑神”。与祖先有关的习俗是“晒龙袍”、“祭祀土王”,“祭祀向王”。
土家族六月六的这一天,绝大部分土家人家都会晒衣服,晒棉被,晒鞋子,称为“六月六,晒龙袍”。湘西酉水流域的土家人在每年六月六要杀猪、打糍粑、做豆腐,把亲戚朋友请来欢度节日,举行以祭祀土王为主的摆手祭祖活动。鄂西清江流域土家人称每年六月六为向王节,焚香烛、放鞭炮、祭祀向王廪君,祈求他保佑人们在水面上航行平安。与年有关的习俗是过小年。湘西严姓的土家族人在每年六月六过小年。尽管该节日习俗纷繁复杂,但仍以纪念土王覃篨的晒龙袍,以及由此延伸的各种配迹友祭祀习俗为主导。
土家族六培槐月六的节日习俗非常丰富多彩,它所体现的不仅是土家族所在的地域特色,还体现了我国多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结果,虽然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但是依旧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是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苗族6月6是什么节日

1、洗晒节

农历六月初六,民间称为“洗晒节”。因这时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上值雨季,气候湿,万物极易霉腐损坏。

中国节日民俗有洗浴、晒物、洗象、晒经、赏荷、看谷秀等。因这时衫慧脊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上值雨季,气候潮湿,万物极易霉腐。所以在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习俗。当年一般百姓家没有洗浴设备,但人们也很讲清洁卫生,习惯在每个节日或节气时,都要进行沐浴洁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

2、晒秋节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洗晒节也叫晒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中国民间传说东海龙王每年的这天或渗要出水晒鳞,人们也在这一天洗晒碧乎衣服,以求吉利,因此这天又叫“洗晒节”。汉代刘熙曰:”暑,煮也,热如煮物也。”进入数伏,以农历六月初六为中心。

3、洗象日

元明清时期,农历六月六还是法定的“洗象日”。那时皇帝在朝会、祭祀或出巡。洗象,明清时,皇宫中例于三伏日为畜养之象洗浴,届时遣官以鼓乐引导,监浴。往往河两岸观者万众,其情形多于诗人的描述。

4、伏羊节

伏羊节,是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伏天吃伏羊”在安徽萧县连同江苏徐州地区有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自古以来,淮海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六月六是什么节啊

六月六是汉族和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佳节,根据地方不同,过的“薯禅含六月六”也不同,如汉族的有洗晒节、晒秋节、洗象日、伏羊节、晾经节、虫王节、回娘家节、天贶节、禾苗节、祭神节、半年节、鬼挑瓜节;

少数民族的有布依族的六月节、苗族六月六、哈尼族的六月节、壮族六月节、土家族袭闹六月六。六月六是汉族和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 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汉族和有数笑些布依族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

六月六传说:

从前有个叫抵师的布依族后生,聪明能干,开朗乐观,而且有动人的歌喉。他常在农活之隙,引吭高歌,他的歌声和人品感动了玉帝的一个女儿,她下到人间与抵师结为百年之好,夫妻百般恩爱。谁知好景不长。

不久,仙女下凡的事让玉帝知道,他不允许自己的女儿与凡人婚配,就派天神下凡拆散了这一对恩爱夫妻。

离别时,仙女含泪送给抵师一只宝葫芦,告诉他,每年的六月初六她将在南天门与他遥见一面。抵师遵嘱不再续娶,并于每年六月六到河边与天上的妻子相望,直到享尽天年为止。后来,布依族人民为歌颂他们坚贞的爱情和表达对仙女赠送宝葫芦的谢意,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庆祝与纪念活动。

广州长红村农历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六月初六是“天贶节”,又叫“洗晒节”。在这天,各地人民都有翻晒衣被和书籍的习惯。寺庙祠堂也有翻晒经谱之习俗。是日,人们还有洗澡、洗衣等清理个人卫生的习惯,并流传至今。

六月六的风俗习惯:

1、吃焦屑

在水乡农家,有“瘦夏”的说法,意思是酷暑时节,不思饮食,人会瘦上一圈的。于是到了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吃娘家的焦屑,弥补损耗,长得健壮一些。焦屑,即炒面粉或炒米粉,古书上说的“糗”就是。一般是以开水冲泡,搅成糊状,放上红糖,或者还要倒点香油,更加美味可口。

2、吃粽子

相传,布依族过去也是端午节吃粽子,在明朝初受命南征时,端午节正在进行一场非常激烈的战斗,没时间过节,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六月六才大获全胜。军队在杀猪宰牛庆祝胜利时,官兵们想到端午节没过上,粽子也没吃上,就建议在庆功大会上补上。后来,为了庆祝和纪念这一场伟大战争的胜利,就把六月六定为布依族的大年,且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3、吃晒蛋

有些地方则言“六月六,鸡蛋晒得熟”,流行吃晒蛋。汲取泉水,置鸡蛋于其中,由卯时曝晒至申时,蛋乃熟,食之,据说可得“阳精”。而丰城人,这一天则作兴吃腌蛋。有的地方还有“六月六”吃鸡的食俗。以椒蒸鸡作糜,据说可以补阳,故又有俗谚云:亮旁“六月六,红酒炒鸡肉”。

4、吃面条和饺子

节日往往离不开吃,六月六也有吃的节目,叫做尝新,即吃新麦做的面条和饺子。因为六月六是一年的中间,被称为小“中秋”,这一天要把早熟作物煮熟尝新,同时也给家畜一碗尝新,所以,六月六也称“尝新节”。六月六枣键渗吃饺子,是老扬州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南方人一般主食以大米为主,饺子不常吃,而六月六这天难得吃一次饺子,可以防治疰夏。此外,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没有什么胃口,偶尔吃一次饺子,也能起到开胃的作用。

5、熬绿豆

“六月六,熬绿豆”,在伏天喝绿豆汤或绿豆粥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绿豆汤可以避暑凳脊避邪毒。此时还是播种红豆、绿豆的时候,“陆月陆,种红绿”说的就是六月六前后,就要种绿豆、红豆了。

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