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为什么被称为鬼(宁夏地方好不好)

发表时间:2023-07-30 15:48:02 编辑:星光

宁夏人为什么被称为鬼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贺兰山为什么称为鬼山,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宁夏人为什么被称为鬼

贺兰山为什么称为鬼山?

因为贺兰山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中丧命的人很多。从古到今贺兰山一直和战争都有联系,贺兰山虽然高大狰狞,但是挡不住蒙古人的铁骑。秦朝开始秦朝就已经开始和匈奴抢这个贺兰山了。

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对贺兰山的执念更重,非要拿下贺兰山,但是贺兰山真的易守难攻了,如果拿不下来,也等于上千公里的疆域丢失,所以谁能拿下贺兰山,谁的边防就有优势,国土面积就有优势。

贺兰山的故事

贺兰山脉南北长约220公里,东西宽20至40公里。南段山势缓坦,北段山高且险峻,东侧陡峭,西侧稍缓,是内蒙与宁夏西北部的地理分界线。贺兰山是古代重要的战略军事要地,今天不说岳飞抗金的气吞山河、怒发冲冠,也不说党项与辽、蒙之争;只说贺兰山中鲜为人知的三桩诡异事件。

距银川市西北五十多公里处,是闻名世界的“贺兰山岩画”所在,这个地方其实叫贺兰口,俗称“豁了口”,第一桩诡异事件就是在贺兰口的沟口西北面高约一千余米的半山腰上,这里方园数百米寸草不生,山壁是一整块平滑的黑色岩石,大约呈50多度的斜坡。

奇怪的是在这块斜坡的中央有一块长约八米多,宽仅约一米左右的石棺,与斜坡的中轴线的夹角约三十多度,在它的周围和下面并没有任何支撑的树木或其它的石头可以依靠,歪歪斜斜、孤苦零丁、摇摇欲坠、险象环生。

贺兰山为什么叫鬼山

元朝与西夏、明朝与鞑靼几个封建王朝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几百年的战争,无数将士永远留在了贺兰山。中国的各个大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这也是贺兰山鬼山的由来。

西夏后期:贺兰山成了大白高国抵御来自北方蒙古族铁骑的一个屏障。公元1205年3月,成吉思汗第一次带领蒙古军队进攻西夏,攻破了西夏在贺兰山西边的军事防线,后来,成吉思汗先后5次发动对西夏的战争,其中有4次将攻略目标指向贺兰山,直接攻打驻防贺兰山的西夏军队,贺兰山成了蒙元、西夏两个政权多次交锋的场地。

明朝建立后:来自贺兰山西侧、北侧的鞑靼在贺兰山地区开始了和明朝的较量,导致明朝政府在宁夏北部大规模修筑长城。贺兰山上的明长城见证了鞑靼和明朝军队持续180多年的军事纷争。

清朝时,蒙古额鲁特、和硕特等部开始在贺兰山西边屯牧,才结束了这里长期的军事局面,直到解放。

扩展资料:

贺兰山名称来源于古代的鲜卑贺兰氏人曾居住于此。而鲜卑贺兰氏源于古代部落贺兰部。贺兰氏在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之后,融入汉族。

传说贺兰口在贺兰口沟内平卧着一块大石头,很像人的一只脚,在大石头上又磨刻着两个大脚印,一前一后,好像一个巨人跨大步时留下的印痕。传说仙人在此开山时豁了口,留下此足印,黑狼氏初祖踏了仙人的足迹后有了身孕,繁衍成后来的贺兰部,因此,“豁了口”又被称做贺兰口。直到现在,当地农民还称贺兰口为“豁了口”,有些不怀孕的妇女,都要到这里来摸一摸仙人的大脚印,回去不久就怀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贺兰山

宁夏的历史由来?

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灭西夏后,改名“宁夏”,含有平定西夏、稳定西夏、西夏“安宁”之意。
宁夏回族自治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迹表明,远在距今3万年前后,宁夏境内就有了人类活动,他们创造了旧石器晚期的“水洞沟文化”。解放后,在宁夏境内陆续发现了较多的“细石器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这些遗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宁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会进人父系氏族社会、开始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并与中原地区有了密切的联系。商、周时期,境内有称为胡(北狄)、羌(西戎),后又称为鬼戎、猃狁(熏育、荤粥)的游牧部落活动。周宣王时,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带)调查户口,表明当时不仅已有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体制。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南部属秦,其余地区分别为义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后,建立中央政权,宁夏属北地郡。
西晋末年,匈奴人赫连勃勃于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权,自号夏,以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境)为都城,宁夏属其管辖范围。
唐朝分全国为十道,宁夏属关内道。唐王朝在灵州(今灵武市西南)设大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安史之乱期间,唐肃宗于756年在灵武登基。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国号大夏(因其位于宋王朝西面,故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国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抵大漠”,“方二万余里”,形成了和宋、辽、金政权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朝灭西夏后,设宁夏府路,开始迁入回回人。
明朝设宁夏卫,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户”的身份被安置在灵州、固原一带。
清朝建宁夏府。乾隆年间,银川发生大地震,原址受损严重,乾隆帝拨下巨银用于重建家园,在城郊建新城,称新满城。乾隆以后,“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悉回庄”,成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民国初年设朔方道,1929年改为宁夏省,辖除固原以外的现有市、县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
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仍沿用宁夏省原称,辖区范围与民国时相同。1954年,撤销宁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地区并入甘肃省。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辖原属甘肃省的银川专区、吴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泾源、隆德2县。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个公社并入宁夏。1979年,这些地区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人属于什么人种

宁夏人主体民族是汉族,汉族占宁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自古以来是当地的定居民族。少数民族 回族 回族约占宁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元朝跟随蒙古大军东征的色目人后裔,定居宁夏历史约有700年。 其他还有维吾尔族等。
回族人和印度人容貌特征像只是因为印度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从基因图谱上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种。
回族的容貌,地域特征比较明显。西北地区的回族人,属于蒙古人种特征很明显的过渡人种,因为其带有相对其他一些民族较多高加索人种的特征;而其他地区的回族人,基本上属于蒙古人种,而且除了海南省三亚市外,都属于蒙古人种东亚亚型。
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里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迁往今日的印度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在北纬10°-30°之间,地处热带,热带强烈的太阳辐射,使今天的印度人皮肤变得黝黑。可见印度白种人的皮肤黝黑,是通过人类迁移后,在新的环境影响下表现出来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三万年前,宁夏就已有了人类生息的痕迹。公元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春秋时期,今固原地区为乌氏戎所居,今银南地区以盐池为中心是朐衍戎的势力范围。

秦朝时宁夏为北地郡,郡治在甘肃宁县。1949年9月,宁夏解放;12月,成立宁夏省,沿用宁夏原称。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扩展资料: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游、河套西部。简称宁。介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宁夏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之一,面积5.18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465.5451万。辖5地级市、2县级市、11县、9市辖区。

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宁夏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

宁夏得黄河水灌溉,形成了悠久的黄河文明。历史上是“ 丝绸之路”的 要道,素有“ 塞上江南”之美誉。

宁夏地居内陆,远离海洋,位于中国季风的西缘,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正当冷空气南下之要冲,夏冬处在东南季风西行末梢,形成较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52~68)。

具有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秋凉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南凉北暖、南湿北干和气象灾害较多等优点。

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加大了投资环境改善的力度,并取得了的显著成效。到2002年底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467家,涉及机械、电子、能源、冶金等工业及农业、水利、科技、医疗卫生、环保、扶贫等30多个行业和领域。

投资客商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科威特、日本、意大利、挪威、澳大利亚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些国际大公司、大商社如日本松下、山崎马扎克、新加坡中策集团、韩国三星、泰国正大、挪威埃肯集团等开始在宁夏投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夏回族自治区

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