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gdp排名省份(去年全国gdp排名省份)

发表时间:2023-07-19 12:56:01 编辑:星光

全国gdp排名省份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各省gdp排行榜2022,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全国gdp排名省份

各省gdp排行榜2022

2022年全国GDP省份排名如下:

1、广东省: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约为14.1%,是全国GDP总量最高的省份。

2、江苏省: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约为10.2%,是全国GDP总量第二高的省份。

3、山东省: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约为9.6%,是全国GDP总量第三高的省份。

4、河北省: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约为6.3%,是全国GDP总量第四高的省份。

5、河南省: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约为5.5%,是全国GDP总量第五高的省份。

GDP的重要性:

GDP对于国家的经济实力有着明确的反映,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那么在该国的GDP上就会体现出增长。如果GDP出现增长,那么意味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好,国家的经济正处于扩张阶段;如果GDP出现下降,那么意味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差,国家的经济正处于萎缩阶段。

GDP反映的是该国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也就是说在这个国家的企业所长生的经济收益。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只要是注册地在该国范围内,这些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成果就是属于该国的GDP,如果是本国的人在境外的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成果,是不属于本国的。

中国各省份经济最新排名

中国各省份经济最新排名如下:

第一名:广东省。第二名:江苏省。第三名:山东省。第四名:浙江省。第五名:河南省。第六名:四川省。第七名:福建省。第八名:湖南省。第九名:湖北省。第十名:安徽省。第十一名:上海市。第十二名:河北省。第十三名:北京市。第十四名:江西省。第十五名:山西省。第十六名:云南省。

第十七名:重庆市。第十八名:辽宁省。第十九名:广西省。第二十名:山西省。第二十一名:内蒙古。第二十二名:贵州省。第二十三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十四名:天津市。第二十五名:黑龙江省。第二十六名:吉林省。第二十七名:甘肃省。第二十八名:海南省。第二十九名: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十名:青海省。第三十一名:西藏。

我国经济发展的分析与展望

我国经济得到持续改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发挥作用。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宏观经济数据和2021年上半年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得到持续改善,新的比较优势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020年我国经济逐季改善,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我国经济全年达到2.3个百分点的正增长,经济增长水平逐步恢复常态。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17%;人均GDP达到72447,上升到世界第59位;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例超过30%。

2021年全国GDP省份排名揭晓

2021年,全国GDP省份排名揭晓,全国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又有了新的变化。根据的统计数据,今年全国GDP省份排名如下:
一、2021年GDP省份排名前十
根据的统计数据,2021年GDP省份排名前十位分别是: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北省和湖南省。
山东省以GDP总量达到7.9万亿元,位居,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1.2%,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37.2%,产业占比达到了11.6%。
广东省以GDP总量达到7.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60.2%,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30.2%,产业占比达到了9.6%。
江苏省以GDP总量达到6.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63.2%,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27.2%,产业占比达到了9.6%。
浙江省以GDP总量达到5.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63.2%,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27.2%,产业占比达到了9.6%。
河北省以GDP总量达到3.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五,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1.2%,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37.2%,产业占比达到了11.6%。
河南省以GDP总量达到3.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六,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1.2%,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37.2%,产业占比达到了11.6%。
安徽省以GDP总量达到2.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七,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1.2%,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37.2%,产业占比达到了11.6%。
四川省以GDP总量达到2.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八,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1.2%,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37.2%,产业占比达到了11.6%。
湖北省以GDP总量达到2.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九,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1.2%,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37.2%,产业占比达到了11.6%。
湖南省以GDP总量达到2.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十,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51.2%,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37.2%,产业占比达到了11.6%。
二、2021年GDP省份排名变化情况
从2021年GDP省份排名变化情况来看,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北省和湖南省依然是全国GDP省份排名前十位,但排名有所变化。
从排名变化来看,山东省仍然位居,广东省仍然位居全国第二,江苏省仍然位居全国第三,浙江省仍然位居全国第四,河北省仍然位居全国第五,河南省仍然位居全国第六,安徽省仍然位居全国第七,四川省仍然位居全国第八,湖北省仍然位居全国第九,湖南省仍然位居全国第十。
三、2021年GDP省份排名变化原因
2021年GDP省份排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由于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GDP省份排名发生变化。
2. 各省份政策不同。由于各省份政策不同,导致GDP省份排名发生变化。
3. 各省份资源分配不同。由于各省份资源分配不同,导致GDP省份排名发生变化。
4. 各省份投资环境不同。由于各省份投资环境不同,导致GDP省份排名发生变化。
四、2021年GDP省份排名变化影响
2021年GDP省份排名变化,对全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GDP省份排名变化可以反映出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各省份经济发展。
其次,GDP省份排名变化可以反映出各省份政策的效果,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各省份政策的制定。
,GDP省份排名变化可以反映出各省份投资环境的变化,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各省份投资环境的改善。
五、2021年GDP省份排名变化建议
针对2021年GDP省份排名变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各省份应加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提高GDP省份排名。
2. 加强政策的制定。各省份应加强政策的制定,以提高GDP省份排名。
3. 加强资源的分配。各省份应加强资源的分配,以提高GDP省份排名。
4. 加强投资环境的改善。各省份应加强投资环境的改善,以提高GDP省份排名。
六、总结
2021年,全国GDP省份排名揭晓,全国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又有了新的变化。根据的统计数据,今年全国GDP省份排名前十位分别是: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

全国经济排名省份

全国经济排名省份如下: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2022年的全国省份经济排名如下:

处于第一梯队的是广东和江苏。广东省GDP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增量排名全国第二。江苏省增量排名全国第一,与广东省的差距在缩小。广东省GDP占全国GDP的11%,广江苏省GDP占全国GDP的10%。广东和江苏两省GDP总量遥遥领先其他省份。

第二梯队的省份有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这6省与第一梯队的广东和江苏两省差距明显。第三梯队的省份有湖南、安徽、上海、河北、北京。第四梯队的省份有陕西、江西、重庆等9省。处于第四梯队的省份最多,相互之间差距不明显。

第五梯队的省份有新疆、天津、黑龙江、吉林、甘肃。天津市是直辖市中GDP最低的,吉林是全国31省份中唯一的负增长省份。第六梯队的省份有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发达,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经济格局表现为南强北弱,排名首位广东的GDP是排名末位西藏的60倍之多。如何协调好各省,先富带动后富,使得经济均衡发展,才是我国后续的努力方向。

未来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为了顶住压力持续发展,使我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济发达省份要继续保持在高位稳定增长;中间力量的省份进一步提升GDP增速,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共同富裕持续注入力量;暂时落后的省份另辟蹊径,找准自己的特色,争取达成定下的增速目标。

中国各省gdp排行榜2021年

全省经济结构又发生了变化。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巨变的一年。全球疫情此起彼伏,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产业转型升级方兴未艾,“三重压力”亟待应对,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这是2021年大陆主要省份GDP排行榜:

哪些省市保持强劲增长?你落在哪里了?

01

谁先进了谁落后了?

一年来,各省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是粤苏差距保持稳定,山东对浙江的领先优势扩大。

2021年,排名前五的经济省份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

但就全年经济而言,广东与苏联的差距已经拉大到8000亿左右,基本与上年持平。山东和浙江的差距从上一年的8500亿元扩大到9500亿元。

第二,湖北赶超福建,重回经济第七大省。

两年前,湖北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流行病。当年GDP增速下降5%,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GDP一度被福建超越。

随着疫情的下降和一系列政策倾斜,湖北重新回到了高增长的轨道。2021年实际GDP增速全国第一。

第三,重庆赶超辽宁,这是继四川之后的第二个东北省市。

东北曾经支撑着西南的工业建设,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东北对西南的经济领先优势不复存在,西南很多经济大省开始相互赶超。

第四,山西赶超贵州,重回20强省份。

贵州是过去几年的增长明星。随着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贵州的GDP增速连续几年位居全国第一。

但2021年与往年不同,在全球通胀的影响下,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大幅上涨,资源型省份从中受益。山西GDP不仅超过贵州,还成为新的增长之星。

第五,流行病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存在导致一些省份的经济达不到预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陕西和河南。

2021年,河南GDP 5.88万亿元,同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3%。

陕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800.98亿元,比上年增长6.5%,两年平均增长4.3%。

岁末年初,陕西受疫情影响,xi安成为继武汉之后的第二个特大城市。

作为陕西的经济强省,xi的GDP占全省的1/3。封城的影响不仅限于一市一地,而是全省。

与陕西相比,河南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的双重影响。

2021年8月的郑州疫情和2021年底的禹州、安阳疫情,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除了疫情,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去年7月河南暴雨灾害被自然环境部列为2021年中国十大自然灾害。据统计,1478.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

这些外部因素不容忽视。

《国学经典》主编凯

《风信录》,清华大学出版社出品,点击图片查看。

02

排名前三的省份:

广东、苏联全面赶超“亚洲四小龙”,山东首次破8万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前三名的格局一直没有改变。

2021年,广东、江苏、山东GDP分别达到12.43万亿、11.63万亿、8.3万亿。

其中广东与苏联的差距在10%左右,广东还领先于江苏的常州市。(参见《官宣!中国第一个12万亿大省诞生》)

虽然山东与广东、苏联的差距有所拉大,但作为唯一的8万亿级省份,山东相对于浙江、河南等经济大省仍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按2021年平均汇率6.45计算,广东a的GDP

如今,40年过去了,随着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力,内地的省域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不可小觑的存在。

r>

03

谁是GDP增速最高的省份?

全国GDP名义增速最高的省份,首次花落北方。

以名义增速来衡量,2021年,全国GDP增速最高的3个省份分别是山西、内蒙古、海南。

以实际增速来衡量,2021年,全国GDP增速最高的3个省份分别是湖北、海南、山西。

可以看到,无论名义增速还是实际增速,山西和海南均榜上有名,当属2021年最受瞩目的增长明星。

正如《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的分析,这背后,海南得益于自贸港政策的加持,未来几年经济增速仍会保持领先态势。

而山西则受益于煤炭价格上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传统产能罕见迸发出高增长能量。

此外, 如果以全国GDP实际增速8.1%作为衡量标准,那么还有半数省份低于这一数字,包括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陕西、天津等地。

这里解释下。GDP有名义GDP和实际GDP之分。所谓名义GDP增速,即基于现价而来的GDP;实际GDP增速,则是剔除通胀指数。

一般而言,只要经济不存在通缩现象,名义GDP增速都会高于实际增速。而在PPI或CPI大涨的背景下,名义增速更会远高于实际增速。

山西就是如此,名义增速28%,位居全国第一,实际增速9.1%,位居全国第三,两者之间相差约19个百分点。

内蒙古也是如此,名义增速18.2%,位居全国第二,而实际增速仅为6.3%,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两者之间相差约12个百分点。

04

猛增28%!

这个北方省份何以成为“增速之王”?

过去多年来,南方经济增速一直领先于北方,这一次山西、内蒙古等北方省份靠什么逆袭的?

2021年,山西GDP达2.26万亿元,实际增速9.1%,名义增速则高达28%,不仅在全国遥遥领先,而且反超贵州,重回TOP20大省之列。

山西发展之所以如此迅猛,原因并不复杂——煤炭价格大涨。

过去一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暴涨,尤其是煤炭价格全年平均涨幅超过70%,动力煤价格更是翻倍,由此带动资源大省GDP狂飙突进。

根据《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的分析,作为中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曾经借助丰富的煤炭资源,经济发展一飞冲天,“煤老板”之名传于大江南北,但由于过度依赖煤炭,导致经济发展易受行业周期和宏观政策影响,山西在全国的经济位次一度连续下滑。

然而,2021年,可谓资源型省份的大年,各地煤炭产能普遍扩张。

数据显示,2021年,山西原煤产量高达11.9亿吨,为全国16个省市保供煤炭,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产煤大省。

同时,此起彼伏的疫情造成全球供应链紧张,欧美国家天量印钞抬升了通胀预期,而能耗双控等政策也让煤电资源一度处于紧张态势,种种因素叠加之下,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全线大涨。

这方面可用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来衡量。CPI指数衡量的是居民消费价格,PPI衡量的是工业品价格。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PPI上涨8.1%,而山西PPI则大涨30.2%,位居全国前列。

当然,未来随着疫情逐步消退,全球供应链恢复正常,加上美联储加息等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有望持续回落,资源大省在消耗完短期红利之后如何继续高速增长,则是摆在面前的一道考题。

05

西南经济开始全面超越东北?

东北与西南,是我国区域经济的两极。

正如凯风在《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所分析的,改革开放之前,东北是我国首屈一指的工业重镇,而西南作为“三线地区”而存在。

东北向西南四省市(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支援了大批工业企业、机器设备乃至人才资金,为西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基础。

东北对西南经济的领先,一直维持到了2008年前后。当时,作为东北第一经济大省的辽宁,连续多年位居TOP10大省之列,经济实力与东南沿海省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然而,2008年之后,形势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且不说东北与东南地区的经济差距无限拉大,西南对东北的经济也形成了赶超之势。

根据最新经济普查数据(根据2018年经济普查对往年数据进行全面修订),2007年,四川GDP首次超越辽宁。15年过去,四川已经跻身第六大省,GDP两倍于辽宁。

2021年,重庆GDP首次赶超辽宁,而云南GDP也在逼近辽宁,广西、贵州与辽宁的差距也都有所收缩。

一旦辽宁经济被云南、广西、贵州等地赶上,那么“西南经济赶超东北”都不再是传说。

西南与东北的经济发展形势为何斗转?

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东北地区面临重工业衰退、人口结构失衡、人才流失的老问题,如何振兴老工业基地,成为时代之文。

另一方面,西南地区成了新一轮经济大变局的受益者。大投资、产业转移、国内大循环、西部大开发等都形成了关键支撑。

先是大投资时代,带动了西部地区基建投资的扩张;接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西部人口众多的劳动力大省成了最大承接者;

更关键的是,西部地区获得众多政策加持,从西部大开发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国内大循环到成渝双城经济圈,西南在国家战略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西南能否全面超越东北,东北新一轮的振兴举措会否超出预期,我们拭目以待。

-END-

相关问答:2023年中国各省gdp排名

2023年中国(由于2023年还没有完结,官方只给出了第一季度的GDP排名)各省gdp排名:

1、第一名:广东省。

2、第二名:江苏省。

3、第三名:山东省。

4、第四名:浙江省。

5、第五名:河南省。

6、第六名:四川省。

7、第七名:福建省。

8、第八名:湖南省。

9、第九名:湖北省。

10、第十名:安徽省。

11、第十一名:上海市。

12、第十二名:河北省。

13、第十三名:北京市。

14、第十四名:江西省。

15、第十五名:山西省。

16、第十六名:云南省。

17、第十七名:重庆市。

18、第十八名:辽宁省。

19、第十九名:广西省。

20、第二十名:山西省。

21、第二十一名:内蒙古。

22、第二十二名:贵州省。

23、第二十三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4、第二十四名:天津市。

25、第二十五名:黑龙江省。

26、第二十六名:吉林省。

27、第二十七名:甘肃省。

28、第二十八名:海南省。

29、第二十九名:宁夏回族自治区。

30、第三十名:青海省。

31、第三十一名:西藏。

“苏大强”狂追“粤老大”

从GDP总量来看,广东、江苏、山东前三强的格局没有变化。广东依然是GDP总量的“老大”。

不过,广东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3%,这一增速比江苏4.6%的增速慢了1.3个百分点,因此,“苏大强”缩小了跟“粤老大”的身位差距。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江苏GDP跟广东的差距约差距缩小了不少。

在“三驾马车”中,江苏的外贸表现更为亮眼,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14%,而广东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仅0.6%。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网-2023年第一季度GDP版图生变安徽反超上海 21省份GDP增速超全国增速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新闻网-31省份一季度GDP排名:粤苏鲁稳居前三,新疆增速最快

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