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最强城市群是京津冀(未来哪个城市群最强)

发表时间:2023-07-30 18:36:02 编辑:星光

中国未来最强城市群是京津冀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2030年中国5大超级城市群是什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中国未来最强城市群是京津冀

2030年中国5大超级城市群是什么?

2030年中国将有5个超级城市圈: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长江中游城市圈、成渝城市圈”。

1、中国为什么需要城市化2.0?中国面临的长期挑战是“人口未富先老”——而且人均生产率的增速已从2000年到2009年的4.4%迅速下降到2010年到2018年的2.3%,看短期,中国又处在经济周期的底部,同时与美国的贸易关系紧张。

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促使人口、资源进一步集中,才能发挥出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应对短期与长期的挑战。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8%增长到60%。

大摩估计,2030年将达到75%,这意味着将有2.2亿人进入城市。中国的人均生产率将比现在提高80%,2025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中,55%的生产率提升来自智慧城市的集聚效应、40%来自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效应,5%来自农业现代化。

2、中国的城市化2.0有什么障碍,如何克服?障碍包括:大城市病、户口限制、人口老龄化、外部不确定性。大摩有3方面举措可以应对:组建超级城市圈,交通和污染问题可以采用高铁连接解决,发挥人口集聚效应。建造“智慧城市”。

使城市生活更安全、更舒适:通勤快速,犯罪和交通事故率降低,智慧家居得到发展,教育和健康医疗水平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向城市输送更多劳动力。上述举措,不但可以实现城市化2.0,也是减轻中国经济面对的短期压力的“反周期”政策。

同时,大摩认为中国将在“超级城市群”和“智慧城市”发展方面成为全球领导者,其有利因素包括: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铁系统,帮助实现“1小时都市圈”。

先进的5G为物联网和高速电子商务奠定基础。强大的人力资源,体现在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增长的培训需求。

2030年中国5大超级城市群是什么?

到2035年(不是2030年),中国5大超级城市群是:

1、北方的京津冀城市群

2、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南方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4、西南的成渝城市群

5、中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其中一些已初具规模,而另一些仍在规划之中。未来这些城市群的GDP将占全国GDP总量的约一半,并容纳一半的城市人口。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上启下:

从地理位置上看,由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组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既承东启西又连南接北,应该说是战略地位突出。

31.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顶的上400多个新加坡。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的很多城市均被覆盖,重点城市尤其如此,咱们可以预测,未来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的脚步必将加快。

以上内容参考环球网-美媒:2035年,中国计划建成五大城市群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网-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看看你属于哪个“群”

2030年中国5大超级城市群是什么?

5大超级都市圈即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以及成渝这5大超级都市圈。

摩根士丹利发布蓝皮书《中国城市化2.0:超级都市圈》。指出,中国过去的区域发展强调平衡,例如“西部大开发”等,目前转变为在发达地区建立特大城市群。

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5大超级都市圈的平均规模将达到1.2亿人、城际通勤铁路里程较目前增长8.5倍、万物互联和数据市场将达到1万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预测

中国城市化2.0第三个重点是农业现代化,土地改革和智慧耕种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摩根士丹利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将翻一倍以上,从而释放更多农村人口,进一步推进城市化。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从目前的60%上升到75%,届时将新增2.2亿城市居民。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6%(2014-2018年为1.9%),劳动生产率将比目前水平提高80%。

55%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将来自智慧超级城市的集聚效应、城市的迁移,5%来自土地改革和智慧农业支撑下的农业现代化。中国将步入高收入水平,人均年收入翻一番,从当前的9450美元增至2030年的17800美元。

0
猜你喜欢